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听雨楼

依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日志

 
 

怎样落实“主问题”教学法  

2013-05-13 10:12:53|  分类: 教坛新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教学警语:“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可以说,“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也可以说,“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就“提问”研究而言,“主问题”既是对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的改造和创新,也是对阅读教学课堂活动方式的改造和创新。

“主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1.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

2.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

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用“主问题”来形成课堂教学步骤的课,往往表现出一种“线索”之美,表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所以,“主问题”的设计是对大面积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

主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之一是:整体阅读,深化理解。

所谓“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课文的情节、课文的脉络、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事件、课文表情达意的手法等等。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抓手”,让学生在这个“抓手”的导引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主问题”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

主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之二是:集中话题,优化活动。

“集中话题”就是减少提问,“优化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长时间的阅读、思考、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主问题”有利于大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教学一样,教学内容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来进行。下面我们先来读一篇短文: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

 

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然后我们再来看对这篇短文所进行的“主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师只设计了三个需要解决的

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大家都来说一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第二个问题是:大家都来说一说,这篇文章好在(或“美在”)什么地方。

第三个问题是:大家都来说一说,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感受课文,然后大家一起来说话。

同学们用第一个句子说话:这是一篇寓言,这是一篇写动物故事的寓言,这是一篇关于小鱼和大鱼的寓言,这是一篇写小鱼和大鱼对话的寓言,这是一篇写不懂事的小鱼向有生活经验的妈妈求教的寓言,这是一篇鱼妈妈对幼稚的小鱼讲述“人生”道理的寓言,这是一篇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寓言,这是一篇关于生命安全的寓言,这是一篇内容很严肃的寓言……

同学们用第二个句子说话:这篇文章好在它是一篇寓言,好在它是一篇很短很短的寓言,好在它是一篇语意层层推进的寓言,好在文中的小鱼就是一条小鱼,好在文中的大鱼就是一条大鱼,好在小鱼与大鱼的对话集中在对一个问题的讨论之上,好在“钓钩”这个比喻极为鲜明地表现了用心险恶的阴谋,好在这短短的故事中有着极为深刻的让我们终身受用的人生哲理……

同学们用第三个句子说话: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用对话展开内容的写寓言的方法,学到了说话要像大鱼那样善于对重要之处进行强调,学到了“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这样的人生道理,学到了“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这样的深刻的警句……

这样的说去说来,教学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文章就被学生说懂了,文章就被学生说通了。

   这样的教学,可以基本上消除课堂上那种琐细的“碎问碎答”。

                                                      

主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之三是:精细思考,深刻探究。

“主问题”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同学们进入到全篇课文中去的大“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

其实,上述“整体阅读,深化理解;集中话题,优化活动;多角思考,引动探究”这几者是不能分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现着“主问题”的“引动力量”,立体地多维地支撑着、表现着优美的提问设计。


  评论这张
 
阅读(424)|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