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听雨楼

依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日志

 
 

写作,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2013-07-10 21:01:31|  分类: 书海畅游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写作,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李爱平

作为一名教师,或许都拥有过一个梦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众人羡慕的名师,甚至教育家。名师,令人仰慕,向往。很多人好奇名师成长的秘密, 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与其一味模仿名师的讲课方式,执着于背诵名师的授课教案,不如从最根本的成长路径开始,在写作中丰盈和充实自己,在写作中系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写作改变行走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从而走向成功。湖南岳阳的方西河老师的《写成一位名师》,以质朴的语言和自身成长的“轨迹”,详实的为我们指点迷津,于真实,鲜活中破解成为名师的密码。

这是作者多年磨一剑,精心打造的一部力作。全书分三部分:《上篇  选题》有十章;《中篇  写作》有七章;《下篇  投稿》有三章。该书系统阐述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成就名师的真实经历:既有“仰望星空”的思考,又有专业成长的“密码”;既有幽微的教育叙事,又有大气的思想启蒙......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教师,行走在教育第一线,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璀璨的思想之花;这是一个来自“民间派”的教育者,在虚妄文化泡沫中弹奏的一曲人间绝唱!

这本书告诉我们成就名师要从敬业走向专业。现在很多教师能够埋头苦干,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把工作做好。他们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完全花费在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却很少静下心来思考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而切合实际的研究,更少把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结果写下来。方老师却不同,他也曾《欲说当年好困惑》,《无门无派无出路》,但是他勤积累,勤思考,勤写作,从《手机里面有秘密》,到《掘口深井活水来》;从《论文多因争鸣起》到《倚马可待我也能》;从《关注特色出精品》、《互动之中悟真谛》到《百字小稿价值多》等等,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方老师一路走来,笔耕不辍,写作改变他行走的方式,引领他从敬业走向专业,写作奠基了他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成就了教育界一位名师!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敬业走向专业。敬业精神是一个人立足世界的重要品质,不能丢弃。但是教师要在敬业的同时,更要专业,专业才能更加把握教育的本质,熟悉教育的规律,提高教育的技术,获得教育的智慧。走写作之路,可以让我们更专业!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成名后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教师成长,需要写作。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自古“教者”皆寂寞,唯有“写者”留其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庸。方老师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也告诉我们,写作是专业成长的捷径,是走向名师的“密码”。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方老师告诉我们:《写作之源在课堂》、《掘口深井活水来》、《论文多因争鸣起》、《拿面“镜子”照自己》、《采访须臾不能离》、《教后记记什么》等等,这些文章详实地告诉我们专业写作应写什么。在《换个角度写新闻》、《“点穴”要下狠功夫》、《征文写作有窍门》《说话就是写文章》等章节中,方老师又如实讲解自己是怎么写的, 把“灵丹妙药”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们。在方老师的身上我们学到很多:读必思,思必写;养成看书写作的习惯;善于收集,随时笔录;学会换位思考等等。

     这本书最后告诉我们投稿的技巧。再好的东西,如果不拿出来,别人就不知道,也许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写作也是一样。方老师告诉我们要主动推介,寻找发表或展示的机会。《好稿如同敲门砖》、《编辑指点是个宝》、《退稿信中有玄机》,三章十五节“妙趣横生”,耐人寻味:与媒体对话,积极投稿;与名家对话,促进专业迅速成长;创造机会,大胆展示等,这些“锦囊妙计”图解着方老师成长的轨迹,也引领者我们专业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要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如果说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那么专业写作则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有效途径。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坚信,更多正在成长的教师也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因为,写作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积极态势。许多大教育家之所以成就卓著,他们除了有丰富的实践、大量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年累月地笔耕不辍。正是不间断的写作,教育实践才转化为教育思想,教育特色才转化为教育风格。如果说阅读和实践滋养教师的底气,思考带来教师的灵气,那么专业写作就能有效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成就教师的名气,为生命奠基!

                   

 

  评论这张
 
阅读(631)| 评论(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