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听雨楼

依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日志

 
 

李祖文:六年级下册体系一览表  

2015-03-06 20:18:04|  分类: 教坛新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六年级下册体系一览表

单元序号

阅读

习作

知识点

主题

篇目

主题

要求

主题

要求

1

人生感悟

《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

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习作的内容可以使《难忘的“第一次”;可以选择有感触的事物;也可以选择看漫画《假文盲》,写自己的感受。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也可以从下面两个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本次习作。

在《手指》中,作者以平平常常的手指为题,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文章。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漫画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画家从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下面这幅《假文盲》,你能不能体会到画家的用意呢?把这幅漫画的图意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己定。如果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那一幅。

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独立思考。拿《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来说,读到“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你会心有所思: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恐怕不是单纯地写树木。继续往下读,联系上文想一想,你就能明白,作者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结合本组课文和以前的语文学习,交流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你在习作中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2

民风民俗

《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交流和描写民风民俗等内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节日习俗,也可以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或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写完后先在小组里交流。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自己习作的内容,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倾听同学的意见,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汇报。再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并给作品集起个醒目的标题。

学习本组课文,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小林:这组课文真有意思,让我了解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

小东:我通过阅读课外书、向长辈调查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像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的火把节……

小林:我觉得这组课文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例如《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小东:让我们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本组课文的写法,作进一步的交流吧!

3

深深的怀念

《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

 “我的理想”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灯光》中的郝副营长正是靠着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崇高的理想,勇往直前的。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先想一想,试着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谈自己的理想。可以先在小组里讲,然后选派代表在班上讲。讲完以后再讨论讨论,现在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所谈的理想,应当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是对别人有益的。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还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小林:革命先烈的事迹真令我感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

小东:是啊,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要像他们那样为人民服务。

小林:我同意你的想法。这组课文不仅内容好,写法也很有特点。《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小东:我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

4

外国名篇名著

《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学会生存”,有条理地写出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或者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的感想。

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你对他在荒岛上的经历一定很感兴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是否深深打动了你?虽然像鲁滨孙那样的遭遇是极少见的,但是,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我们就围绕学会生存的内容来进行。

可以先说说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再说说你遇到、听到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还可以结合阅读书后综合复习中的《智慧之花》,或者观看有关电视节目,了解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和同学交流交流: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可以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写完以后,自己把习作中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也可以与同学交换改一改。

通过本组的学习,了解两篇外国短篇作品,接触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阅读时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有条件的,还可以再找一些外国名著读一读。

本组课文让我们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中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同学交流一下,你还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在本组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就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来交流。例如,你觉得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克服阅读困难的好办法?阅读长篇文学作品时,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怎样养成做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习惯?

5

科学精神

《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

总结回顾,一是自由作文,可以写具体的写实作文,也可以写想象作文,还可以写其他想写的内容;二是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

这次习作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请你自由表达。可以写最感兴趣的人、事、景、物,可以写想象作文,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其他内容。习作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建议你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先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收集起来,用稿纸抄写或用电脑打印出来;再按照写人、写事等分类,也可以按照习作时间顺序排列;然后写一篇“编者的话”放在最前面,并按排列的次序编写目录,放在“编者的话”之后;最后把习作装订成册,并起一个有个性的书名。如有可能,还可以制作一个漂亮的封面,给一些文章配上图画。这样,你的习作选就更棒了。

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

通过阅读本组课文以及课外的学习,我们对科学精神有了一些具体的感受。让我们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比如,尊重事实,一丝不苟,敢于质疑,不断创新……还可以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通过六年的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在各自小结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收获。可以交流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具备了哪些语文能力,掌握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酸甜苦辣,受到了哪些文学的、文化的、情感的熏陶;还可以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作出评价,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6

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依依惜别》

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事?翻开相册,里面的照片勾起了你对小学生活的哪些回忆?你可以提起笔来,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

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

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比如,可以写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也可以给学校领导写一份建议书,就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把同学们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通过文艺形式表达出来。先总体设计毕业联欢会的安排,再具体创编节目,还要考虑主持人的台词,然后按照分工认真准备,以便在离校之前进行汇报演出

临近毕业之际,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向师友、母校告别。

根据活动建议,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

在毕业之前,还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一些活动,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所提到的“体系”

 

1.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

2. 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等,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4. 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除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复习,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动,复习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

 

【台湾赵镜中先生提倡的“统整”】

语文的统整教学,并不仅是把听、说、读、写的语言形式统整在一起就叫做统整了。重要的是要把语文学习回归到语文的功能性、社会性上,换言之,就是要把语文还原到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与功能上,而不是演绎式的把语言拆成听、说、读、写等活动,分部练习后再统整为一。

这样的统整教学具有以下几层意义:

1、听说读写的技能操作是自然发生的,自然连结的;

2、学习语文和藉由语文学习新知识,二者是同时发生的。

3、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尝试错误的过程,无所谓准备度的问题;

4、学习的出发点是学习者的需要(实用或情感上);

5、学习的内容是跨学科的。

统整教学要从四个方面来统整,

一是统整听说读写的教学;

二是以语文能力统整语文知识、技能;

三是以语文统整生活和学习;

四是以意义来统整教学活动。

统整教学的目标在于:

1、在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有关语文功能的知识;

2、发展学生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能力,籍以传递他们自己的观点,以及自主的获取所需的资讯;

3、发展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包含:运用语文学习学校中其他学科,扩展个人的校外生活,与社会良好的互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等,并从而培养儿童使用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自信与意愿!教师要提供孩子将语文与社会活动作适当的连结,鼓励学生多利用语文来管理、组织日常生活作息,多利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

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来,“统整教学”与“整合”的区别,这也是“统整教学”与目前的“单元主题”或者“单元整体”的不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关于语文能力的引领,但到底什么是语文能力呢?

【国际阅读素养测试的定义】是:

q  四个阅读历程

n  提取特定的观点

n  推论

n  诠释并整合讯息和观点

检验或评估文章的特性

 

六年级下册专题统整计划

 

主题

教材主题

教材篇目

作文主题

统整计划

聚焦“字词”

词语掌握

一到五单元的“词语盘点”以及所要积累的十首古诗词

《成长足迹》《依依惜别》

我的词语过关经历

1.32日——35日,1-5单元生字词、全册书“日积月累”标记及集中过关;36日统整,【特别注意:每次过关后,一定要特别留出时间将自己没有过关的字词整理出来,同时小组要相互交流自己过关的得失】

2.尝试总结这三年来词语过关的经历,题目是“我的词语过关经历”

3.开启本学期专题学习,总的主题是“回忆小学生活”,阅读《成长足迹》《依依惜别》

聚焦“这些年,那些老师”

读懂课文,了解教材选文描写人物特点的方式方法,重点体味作者在人物身上融入的情感,以及如何表现对人物所持的观点的。

《我最好的老师》《跨越百年的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顶碗少年》

借着四五年级写人专题的基础,进一步刻画人物鲜明生动的形象。介入人物描写的方式方法,融入对于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

1.第一次习作:我的老师;要求:不可出现学科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等,也不可以出现老师的名字,尽可能突出这位老师的“不一样”。

2.同学相互阅读,指出同学的习作所描写的老师姓名。小组讨论,针对同学的意见表述自己的想法。

3.阅读文本《我最好的老师》、《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魏巍的《我的老师》和泰国电影《我的老师》,思考:这些老师有什么“不一样”?

4.修正自己的习作,完成第二次习作。突出“不一样”。

5.学习文本《跨越百年的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顶碗少年》以及同学的习作,关注点:这些文本在写人方面,重心放在什么描写上?

6.用表格方式梳理自己的习作,考量:我已经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描写?是否值得再修正?如果需要修正,准备如何修正?我还打算运用什么方法来描写?

7.修正并完成第三次习作,重点关注点:描写方法。

8.与同学交流,介入莫言的《我的老师》以及同学的文章,关注点:我可以借鉴到什么?

9.修正并完成第四次习作。

10.自主第五次习作:我理想中的老师

11.迷你课: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你理想的老师?12.第六次习作:是否将你理想中的老师和你产生这样想法的原因结合起来,写一封信给你想要写信的老师。

13.迷你课:看是否能够将第四次习作与第六次习作结合成一篇文章?形成第七次习作。

14.与同学交流借鉴,与小组同学形成海报,班级汇报。

聚焦“这些年,那些事”

读懂课文,体会作者叙述事情的顺序以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方式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一夜的工作》《千年梦圆在今朝》

体现人们相互关系的事情。(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1.帮助孩子梳理回忆存在记忆中的事情,完成第一次习作。

2.梳理:我写的这件事情要体现我的什么心情或者感受?我的习作中,哪个部分能够体现这种心情或感受?

3.学习文本《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一夜的工作》《千年梦圆在今朝》,考量:这些文本要体现作者的什么心情或者感受?文本中,哪个部分能够体现这种心情或者感受?

4.修正并完成第二次习作。

5.与同学交流,介入同学之前的写事文章,观点:详略得当

6.修正并完成第三次习作。

聚焦“这些年,那些景”

在“民风民俗”中体验人文风景,了解不同民族的人文风景的特点。

《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学会从民风民俗中练习描写人文风景的技巧。

1.第一次习作:通过阅读《魔戒》或者《藏地密码》,用你的语言来描述霍比特人或者藏族的风俗习惯。

2.阅读文本《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北纬36度线》,考量:介绍了什么?为什么要介绍这些?

3.考量:学习了这些文本,觉得自己的习作中,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

4.修正并完成第二次习作

5.与同学交流,介入同学之前的写景文章,回顾之前的写景方式,考量:以前写的是自然风景,现在写的是人文风景,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

5.按照读不同书的同学进行分组讨论,尝试着借鉴,尝试着用图像化策略融入到第三次习作中。

6.新的小组完成海报纸,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霍比特人或者藏族的风俗习惯。

聚焦“这些年,那些东西”

体验不同写法状态下的“状物”文章,体会“借物抒情”的写法。

《手指》《桃花心木》

尝试不同角度描述“状物”,融入对所选物品的感情体验。

1.让学生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等。自行习作,要求是:文章中不可以出现所写物品的名称,但没有字数的要求。

2.拿自己的习作与同学交流,交流焦点:猜猜同学的文章介绍的物品是什么?

3.介入文本学习:《手指》《桃花心木》以及同学之前的文章。考量:都写出了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角度?

4.比对自己的文章,考量:我的文章写出了什么特点?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我准备再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5.修正并形成第二次习作。

6.与同学交流讨论借鉴,形成第三次习作。

7.与小组同学合作,形成海报展示。

聚焦“这些年,那些话”

文章中均以具教育启发类语言,或明或暗给孩子以启示。学习“以某句话牵涉某些事”的写作方式。

《文言文两则》《匆匆》《为人民服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将影响孩子的一些或许经典,或许普通的话语提炼出来,从而促使孩子在回忆不同情境中的体验。继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1.设置迷你课:想一想,有哪些人说的哪些话你会第一时间想起?为什么会想起这些话?

2.试着选择1-2句话,自拟题目,形成第一次习作。

3.介入文本《文言文两则》《匆匆》《为人民服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及同学曾经写的习作《哈布洛先生》,考量:这些文本分别可以用那句话来概括呢?每个文本都是怎么分别来阐述这些话的呢?

4.修正并形成第二次习作

5.与同学交流借鉴,形成第三次习作。

6. 与小组同学合作,形成海报展示。(试着写一写给同学的毕业寄语)

聚焦“这些年,那些活动”

根据活动建议,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

自选文本

通过相关的活动观察,逐步学会描写活动场景的方法,逐步形成对于这些方法的掌握。

1.选择一个团队游戏让孩子来完成,设计表格让孩子进行观察。

2.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形成第一次习作。

3.介入文本《安塞腰鼓》和国庆阅兵式新闻稿描写以及同学曾经的习作。考量方式:这些文本是如何描写活动场面的?

4.第二次团队游戏,原观察表格填写

5.修正并完成第二次习作。

6.小组讨论交流借鉴,同时介入描写活动场面的词语与句子

7.形成第三次习作。

8.与小组同学合作海报,进行展示。

聚焦“这些年,那些诗歌”

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文、现代诗歌以及自己创作过的诗歌,回顾诗歌的一般规律。初步掌握诗歌的创作方法

自选文本

通过回顾一系列学习的历程,初步脱离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命题创作诗歌。

1.按照“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我想挑战自己理解力的一首诗歌”的要求,梳理自己六年学过的诗歌。考量:这些诗歌有什么特点?

2.回顾这两年小组集体创作的诗歌,考量:小组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3.自主创作。(创作过程按照前两个学期的步骤)

4.与同学交流借鉴,并修改。

5. 与小组同学合作,形成海报展示。

聚焦“这些年,那些书”

回顾自己看过的一些书,回忆自己读书的过程,体会读书过程中的各种体验。

自选文本

通过回顾读书的历程,叙述自己与书的故事。

1.按照“那些让我感到可笑的、令人吃惊的、令人悲伤的、令人怕怕的、令人向往的情节”的要求整理自己读过的书中的情节以及那些难忘的人物。

2.整理这些年自己读书经历中的“喜怒哀乐”。

3.依据以上两个方面的梳理,第一次习作“我和书的那些相遇”

4.与同学交流借鉴,形成第二次习作。

5. 与小组同学合作,形成海报展示。

 

  评论这张
 
阅读(72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